重建广东高州丹洒古氏宗祠的第一功臣古正夫
█ 古氏文化促进会高州理事会执行会长 古伯龙
(古正夫)
古正夫,1939年1月出生,广东省高州市荷花镇平头岗村人,高州古氏始祖宽堂公派下第18世(南迁古氏始祖云应公派下第38世)。
古正夫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祖父古德舆,北京大学文科学士。曾任吴川县县长及广东省参议员,广东省立九中(现广东高州中学)校长。父亲古绍辙,国立中山大学文科学士。历任广东开建县(现封开县)、广宁县县长;1949年8月,秘密组织一支200多人的起义队伍——春风团,任团长,密切配合解放军,以付出最少伤亡的代价,迅速解放广宁县全境。古绍辙在解放广宁县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广东省县长起义第一人”。全国解放后,分配到西江专署任民政科长,1952年奉准移居香港。
古正夫1948年随家族移居香港。1960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1961年罗富国教育学院特别一年制毕业。1964年留学美国田纳西州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及硕士学位。1970年定居美国旧金山。曾任田纳西州流域联邦管理局工程师、美国海军军部高级工程师。1982年起经商,主要投资于旧金山湾区房地产。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驻美总领事,邀请古正夫为建国40周年国庆,美国西部代表观礼团的十二个成员之一。
古正夫是美国加州注册(执照)电机工程师,历任香港中文大学海外校友会副会长、会长、董事;广东高州市侨联顾问;美国华商总会副会长、董事;金山崇正总会馆董事、楼业部长;旧金山亚太社区中心副董事长兼书记;美国田纳西州大学中国同学会会长;现任美国高州同乡会创会会长。
古正夫热心故乡建设,热心高州古氏的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在捐资助学、捐资高州市马贵镇灾区、建祖祠、修祖墓等方面,捐款人民币几十万元。
2005年,古正夫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回到了阔别57年的故乡。春分期间,在宗亲们的陪同下,到离故乡70多公里的祖居地——高州市谢鸡镇义山村委会平隆村周边的山岭,祭拜祖先。当回到丹洒古氏宗祠的原址时,看见残垣烂瓦、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的一块荒地,不禁感慨万千,深感愧对列祖列宗!萌发了一定要牵头重建祖祠的念头。
高州古氏的总祠堂——丹洒古氏宗祠,始建于1820年,1822年竣工吉进。在1971年,这座具有150年历史的祖祠,被夷为平地,祠堂内的所有物品,荡然无存!
1978年改革开放后,迁居外地的宗亲,陆续回祖居地寻根问祖,祭拜祖先。因为没有祠堂,宗亲们只好在祠堂的原址露天祭拜。这样的露天祭拜,持续了30年!
古正夫把准备重建祖祠的想法告诉宗亲们,得到了宗亲们的一致赞成。
古正夫马上付诸行动,他以华侨的身份,到高州市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重建丹洒古氏宗祠。当主管部门批准后,古希进、古荣嘉、古庆富等宗亲,积极协助,通知各房派代表到丹洒村召开会议。会上,成立了“高州丹洒古氏宗祠筹建委员会”,主要成员如下:
名誉理事长:古正夫、古启云
理事长:古希进
副理事长:古荣嘉、古文、古庆富、古保全、古仁佳(兼会计)、古兴华(兼出纳)、古仁海、古柏佳、古柏华
理事成员:古郁森等79人。
成立建祠组织机构后,各地的宗亲马上密锣紧鼓地开展筹建工作。通过集资(每人10元)和发动宗亲捐款等渠道,筹集资金50多万元。其中,古启云捐款20000元,古正夫捐款12000元。
丹洒古氏宗祠
丹洒古氏宗祠
建祠工作于2006年农历9月初8日动工,在原祖祠的地基上建成一座两进三间,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盖波纹瓦,地铺水磨石,脊梁龙头凤尾,座壁三星拱照,龙凤呈祥绘画,具有岭南特色的祠堂。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丹洒古氏宗祠,于2007年农历11月15日落成,2008年农历2月13日开光进火。从此,丹洒古氏宗祠成为高州古氏祭拜祖先的圣地,各地宗亲联谊的桥梁,寻根问祖的窗口。
高州古氏不会忘记,重建丹洒古氏宗祠的第一功臣,是现居美国旧金山的古正夫。
(左起:古小彬、古正夫、古启云,古伯龙,2013年11月8日留影于深圳市盐田区嘉乐大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