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屏山县古氏祖籍在广东五华,自江西遂川入川
■ 古小彬(古氏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深圳理事会执行会长,《中华古氏》总编辑,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儋州市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海南客家》著者、《海南客家姓氏渊源暨人物录》编著,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今年早些时候,通过抖音认识了古元兵宗亲,他自我介绍说是四川屏山县太平乡丰收村人,不知祖籍哪里,没有族谱,不知历代祖先名讳及相关情况,只有一份“字辈排序”。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字辈排序后,毫不犹豫地说:“是广东支系,迁江西,再入川的。”
这份“字辈排序”页面上写着——
古氏原有老族谱已焚掉,现将古氏遗传的字辈列入于后(见下图):
一、广东广州府(注无清理)人氏;
二、古氏字辈如下。
一先奕世昌,启发国朝方;
元吉常秩位,后哲万年祥;
福嘉善喜,斐成常传扬;
俊杰儒义任,侯永自天长。
外批世字下后添其字一辈。
细阅第三句“福嘉善喜,斐成常传扬”明显少了一个字,且第二句与第三句,都有个“常”字辈,这是拟定字辈排序时不允许出现的常识性错误,肯定是抄漏、抄错了。后来比对重庆荣昌盘龙镇拱桥村古氏族谱,略有出入。
重庆荣昌区盘龙镇拱桥村古氏与大足县三驱镇古氏都属同一支系,他们的字辈排序是(见下图):
一先奕世昌,启发国朝芳;
元吉伟秩位,后哲万年祥;
佐佑嘉善喜,斐成常传扬;
俊杰儒仪任,侯永自天长。
外批世字下后添其字一辈。
这一支系的迁徙情况是: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六世祖古全望、十一世祖古巩、二十七世古捷益、古贤益,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自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旧地名:长乐县赤紫树乡赤紫树下)移居江西省吉安府龙泉县崇德乡二十五都樟木坑(今遂川县左安镇扬芬村樟木坑)。
古捷益之子古继先又于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从江西省遂川县左安镇扬芬村樟木坑入川,在重庆荣昌县东八里(今盘龙镇)昌宁里杜家河狮子坝立业。
古贤益的四个儿子:古富先、古贵先、古荣先、古华先,则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迁往重庆府荣昌县立业。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公→均公→礼公→蕃公→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公→政公→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奇→玉公→有澄→石琼→得才→受华→嘉厚→捷益、贤益
至于屏山县太平乡古氏是哪一代从重庆市荣昌区分支去的,因屏山县古氏族谱遗失,尚需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