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南区“古处”,因古姓居此而命地名
■ 古小彬(古氏文化促进会深圳理事会执行会长、《中华古氏》总编辑)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洋乌都古处乡(今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古厝居委),地处大南山旗山峰北麓的龙船岭余脉,两条沙溪水随身后的寨龙自左而右,如玉带环腰,盘缠蜿蜒曲折,从面前向东流去,寨堡依山望水,坐南朝北,如猛虎出山。身后果林茂密,山花烂漫,古寨掩映其间。自左到右一马平川,田涛稻浪,春花秋实,四季分明。
寨前大溪两岸,早在清乾隆初年,大沙溪两岸已成圩集,岸边竹林茂密,风吹竹摇,丛中乌鸦声声,时有寒鸦戏水,故名乌鸦圩。后来觉得乌鸦不雅,改称“鹰圩”,因溪北先置圩,后来溪南又扩增圩集,合称“两鹰圩”。再后又取鹰与英同音,改叫“两英圩”,简称“两圩。
话说明朝初年,有来自广东省惠州府长乐县琴江都下洋(今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古氏十三世琢贯公、十七世廷序公(原名世英)、十九世万荣、万华、万富公的后裔,在此搭寮定居,因此得名“古处寮”,简称“古处”,因“古”“固”方言音近,又有人称“顾处”。古氏家族后徙居潮南区雷岭镇麻竹埔、茶园,并散居旗北、普宁广太等地。
(明朝古万富夫妻合葬墓,清朝乾隆年间重修)
古处
古厝
古氏家族从古处寮迁走后,在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有揭阳蓝田都腊烛寮(丰顺)客家的钟元德迁抵潮阳深溪,钟元德长子钟绍元随母杨氏移居高丰外祖家,佃田于古处,最后定居两英古处寮,成为古处村钟姓始祖。
从古处迁出的古氏万富公后裔,现聚居在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茶园村、旗北村,以及惠来县神泉镇澳角村等地。在潮南区茶园村建有古氏祖祠,在惠来县澳角村建有古氏家祠。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潮南区茶园村古氏祖祠/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
惠来县澳角村古氏家祠 / 古小彬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