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建议,正式提议
——古氏文化促进会川渝黔各地理事会首次联席会议上发言
█ 古志永(古氏文化促进会咨询,《川黔渝结合部古氏大联谱》总编,原合江县民政局局长、合江县农委办副主任)
(古志永)
尊敬的古小彬秘书长、各地古氏理事会会长、秘书长、热心古氏族务活动宗亲代表,大家好!
今天,我十分荣幸的参加了古氏文化促进会川渝黔各地古氏理事会首次联席会议,既心潮彭拜、倍感振奋,又感到应“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所以,我以古氏文化促进会咨询的身份,郑重地提出以下九点郑重建议和正式提出一个提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九点郑重建议
1,要维护古氏文化促进会的地位和权威。古氏文化促进会是研讨传播古氏文化的有力平台,是引领团结古氏加强联谊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古氏族人归宿的家园。自成立以来,坚持“团结宗亲、传承文化、跨越发展、光耀古氏”宗旨,通过修宗谱、建宗祠、访宗亲、促联谊、谋发展等活动,先后在全国十三个省100多个县市区成立了60多个理事会;以血脉为纽带,凝聚散居各地古氏族人,共筑“家”的温暖;以守护先祖留下的家风、家训、家规,让古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以文化为桥梁,推动家族与社会协同进步,最终实现“光耀古氏”的宏伟蓝图。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古氏家族的团结和发展,传承和弘扬了古氏文化。所以,全国各地古氏理事会和全体古氏族人一定要维护他的地位和权威,服从他的引领和指导。
2,要发挥《古氏史志》《中华古氏》《古氏族谱》等古氏文化载体的引导作用,努力学习古氏文化知识。古氏文化是几千年来历史的积淀、时代的镜像、未来的导向;是古氏家族的灵魂、凝聚族人的精神纽带、提升族人品质的途径和力量。目前,在古氏族人中家族观念退化、家风“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伦理准则淡化、子女改名字用字随意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只知道姓古,其他古氏常识一问三不知的古氏文化“半文盲”还有一定数量存在;所以我们要采取如领学、解读、宣传、讲座等多种方式组织族人学习古氏文化常识,通过族人“学思践悟”,逐步揭掉古氏文化“半文盲”的帽子。坚持用文化的力量推进古氏家族兴旺发达。
中华古氏 杂志
《五华县古氏族谱》
3,要支持和巩固“古家酒业”,这是古氏酒文化的标志,是家族形象的象征。“古家酒业”不是商业盈利企业,而是非盈利为目的为古氏族人献爱心的企业。所生产的各类品牌酒,不是勾兑酒。目的是让古氏族人喝上健康酒、放心酒、价廉酒。虽有小小利润不是个人私囊,而主要用于弘扬古氏文化之用:他本人捐资各地新建、重建、重修祠堂,祖墓、编修族谱、修建卫生院、文化广场等公益设施共40多处,捐款近15万元。特别是以他名义经营的“古家酒业(深圳)有限公司”慷慨赞助了10几个地区举行的古氏宗亲联谊会、迎春会、理事会成立大会、祠堂庆典等所用“古家宴酒”“古家苦荞酒”“古氏特酿”“迎宾酒”“古家老窖”等共计十余次近百箱、价值4万多元;3次赞助资金7000多元;个人与公司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0万元。所以要理解和支持,古家人要吃古家酒,这是族人自尊自爱的表现、自产自销盈利共享的事业。可想,购买别人酿造或经营的酒照样付钱且所获利润能扶持古家的活动吗?
4,要注重发现和努力培养理事会接班人,预防青黄不接。家族事务活动现在是老一代问及并参与的多;中年外出找钱养家参与族务活动的少;青少年主要是攻读书本待金榜题名奔前程而关心族务活动的少。所以,各地古氏理事会要立足“老中青”三结合原则搭建领导班子,并做好“传帮带”工作。须知岁不与我、时不我待。
5,要极力协助解决古氏文化信息闭塞死角,力争实现全国一片红。现在有的地方虽有族人、却无族谱,也无组织,成为古氏文化信息死角。各地古氏理事会要主动上门不要等客上门,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要本着中华古氏一家亲的原则,主动访亲,主动传播古氏文化知识、主动提供修谱参考史料、主动协助编撰族谱等。把这些地方的古氏族人带动起来、团结起来、联谊起来,共享古氏家族美好未来。
6,续修族谱要在“修”字上下功夫,确保族谱的准确性和可考性。编修族谱要注重“修编”而不是“抄誊”。本着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过去的老族谱,多为手抄本或口传记录本(金单薄)导致笔误现象不少,还有的为了显示本支族望而错冠起世祖讳或乱接代际关系等。所以,我们在编修族谱时,要做到有漏则补充,有错则修正,否则将会一错再错一错到底。还要特别注意子女取名时字辈派字的应用。现在给子女取名有的不依字派,随意取为单名或号名。这样会给今后修谱考证代际关系和辈分区别带来困难。所以在给子女取名时应按照字派取名为“谱名”,至于已经改名为单名或号名的不变,但要在谱名后面加括号并注明是常用名或号名即可,以便于今后稽考。
古氏族谱
7,实行区域性联谱在统一字辈派字上要谨慎。同一个区域或行政辖区的古氏,如果不是同根共祖的、也不是同一个起世祖记传世的、甚至连直系祖讳都需待考的古氏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地方古氏在联谱时不宜统一拟定字辈派字,这样容易出现乱认祖宗、代际错乱、辈分错位;这样不仅会让世人贻笑大方,而且将会给古氏文化学术上留下污点。所以应本着“只联谱、不合宗、不统字派”原则联谱。
8,在续修族谱中新拟字辈派字要慎重,力求切合实际。须知字辈派字一个字代表一代,按大宗法计算25—30年(岁)为一代。有的古氏宗支原有字辈派字还有5个字或10个字左右,这些字数还可用100多年或200多年,但在续修族谱时又新拟字辈派字且有30个字、60个字、更多的达100个字的,这样一不切实际二没有给后人修编族谱留下空间。所以新拟字辈派字要慎重。如原有字辈派字还有5—10字以上的最好不要新拟字辈派字。确需要新拟字辈派字的要适度不宜字数过多。
9,要管好“古氏川渝黔滇理事会联席会议微信群”(以下简称:微信群)。此微信群是该区域古氏族亲群、工作群。要确定好群主,订立管理规定。如哪些内容可在群里转发、哪些内容不能在群里转发;如新入群者须经群主批准或不遵守管理规定的要踢出群、或不得在此群进行个人之间聊天等。使微信群真正成为该区域传播正能量的、体现正常联络的、促进研讨传承古氏文化的平台。
二、一个正式提议
我借此机会,正式提议“向当代古氏‘司马迁’古小彬学习”。
古小彬,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乡人,1971年出生。是全国闻名的当代历史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和当之无愧的古氏家族“司马迁”。当代古氏文化专题研究第一人、填补“海南客家”学术研究著作第一人。借此机会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并提议向当代古氏“司马迁”古小彬学习。
由于时间关系,他的事迹我就不详细在这里介绍了。请大家把手机打开,我把他的事迹资料发到本会成立的微信里,希望大家认真地“学思践悟”。但我还是要强调几句:
一是他1988年夏时年仅18岁时就自发、自费开启了“古氏寻根万里行”征程。为了挖掘、研讨、学习、弘扬古氏文化,推进古氏家族兴旺发达,他37年来至今持之以恒,历尽艰辛,耗费半生的心血与积蓄,走访了20多个省800多个市县区的古氏居住村落,留下了美好的族亲记忆,记录下珍贵的田野调查史料,主编或协助全国56个地区的古氏文史、人物采访、宗祠图志、族谱编修达100多部/册,珍藏《古氏族谱》300多部,创作古氏族歌多首,义务为国内外100多个古氏宗亲(宗支)寻找到了源流脉派,资助或协助组建古氏家族联谊组织机构无数。……为古氏家族服务立下汗马功劳、做出无私奉献,难能可贵、功不可没、前无一人、流芳百世,值得大家学习。
二是他典型的感人事迹,深受相关媒体关注,曾先后6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或相关媒体采访并在国内或全球播映。传略先后被载入《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第二卷)》《中国现代诗发展与研究年鉴·汉语诗典》《跨世纪新诗人大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第4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云石山乡志》。他却十分谦逊,从不自傲,为人低调、虚怀若谷、功成不居,自得敬佩。
三是他典型的感人事迹,是古氏家族的骄傲和自豪,是古氏家族的典范和学习的榜样,更是各支古氏理事会领导及其成员学习的标杆。
四是我们要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和忠实古氏家族的执着;学习他为挖掘弘扬古氏文化拼搏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学习他敢为人先的大胆识和大气魄;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倾情为家族服务的高尚品质;学习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道德情操;学习他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家族气节。我们要从他的执着、精神、气魄、品质、情操、作风和气节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砥砺前行,把家族事务抓得更实、抓得更好、抓出更有成效,为古氏家族兴旺发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我希望这一提议会:迎来族众响应、得来共鸣、形成共识、同向共行!
谢谢大家!
2025年6月15日(于四川隆昌)